发改委专家:我国资产价格泡沫破灭情况不会出现
眼下,在光伏产业领域,已呈现出一批项目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48所建成了湖南省第一个12.5兆瓦晶体硅太阳能光伏示范电站;总投资15亿元的创科硅业1500吨多晶硅项目、总投资7.32亿元的华磊光电LED产业化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三升光电LED封装和LED屏项目、总投资5.8亿元的神州光电200兆瓦太阳能电池项目相继开工;润华新能源投资1.2亿元的硅片切割和电池片封装项目已经投产。
为了规避高额关税,中国企业开始从不在征收范围的台湾地区进口光伏电池,在国内组装成件后销往美国。业界普遍认为,自9月1日起实施的58号文将给美国多晶硅出口巨头(REC、Hemlock)施加压力,迫使其游说政府和业界在对华光伏二次双反中让步。
本可在二次双反中作为谈判的筹码,因此丧失意义。此次终裁结果并未超出业内预期。中国光伏行业自身存在的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才是屡遭制裁的根源。但终裁下调了台湾地区光伏产品的倾销幅度为11.45%-27.55%。三季度美国多晶硅巨头公司也表态,未在中国对美多晶硅双反中受损。
中国企业应该从一系列的贸易争端中吸取教训,从打价格牌向提高核心竞争力转变,从根源上避免低价倾销的指控。根据美国在2012年10月公布的对华光伏双反(第一轮)最终裁定,光伏组件的原产地由其使用的电池产地决定。对于国内而言,微逆属于新技术,实现了低压并联系统,从而决定了系统级别的最高安全和最高效能,是更适合家庭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
凌志敏欣赏的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也是如此。凌志敏擅长的是微型逆变器,简称微逆。美国硅谷是缔造创业者的热土,这里有相当一批海归带着满腔热血和高科技项目回国创业,凌志敏就是其中之一。在美国硅谷生活工作了20多年,凌志敏一直从事半导体和太阳能的研发,从工程师做到资深副总裁。
一桌,一椅,一沙发,偌大个办公室里再无其他物件。相比传统逆变器,微逆直接附着于组件板的背面,节省空间,而且,微逆系统全部为并联设计电路,不再有高压直流电缆,避免了高压直流电弧火花引起的火灾风险,在家庭屋顶上使用更加安全。
凌志敏还在琢磨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产品营销。在昱能,记者看到了研发成功的太阳能光伏交流组件及微逆变器。几年前,1961年出生的他,最终把创立于硅谷的企业带回了嘉兴。2011年初,昱能开发成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型逆变器已在国内及欧美等国际市场推广应用
机器换人的现实需求,无疑给光伏装备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市场增长空间。如果以每人月薪3000元计算,一年下来节省的人工成本约200万元。杭州市则在深入推进四换三名工程中明确提出,要把以机器换人作为企业技术改造推进有效投资、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而一台国产自动串焊机的售价约为150万元,当年即可收回投资。
严峻的用工荒由于就业结构失衡和劳动力成本大幅提升,制造业的用工荒问题在近几年来日益突出。如果以40吉瓦在产产能的半自动化改造计算,将需要约40亿元的新设备,如果实施全自动生产线升级改造,则可以为光伏装备行业创造超过100亿元的市场价值。
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凌云介绍说,机器换人是以装备更新为载体的技术、工艺、管理创新,一方面可以大幅度减少用工、优化就业结构。同时,自动化改造还带来了明显的产能提升,此前66名焊接工人的人工焊接线,每小时产能约为60个标准组件(60片电池,250瓦),而使用自动串焊机,则将产能提升到了1300片/小时。
为此,杭州市政府更是先后印发了《杭州市开展机器换人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印发2014年杭州市实施机器换人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抓项目扩投资加快推进机器换人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二○一四年杭州市第一批机器换人项目实施计划的通知》等文件。其中可以实施改造的工序,主要集中在电池片和组件生产环节。危机激发的新机遇实际上,越来越严重的用工荒,对浙江光伏制造企业来说,既是无奈,又是机遇。以国产设备售价150万/台(套)计算,则对应的市场价值大约接近30亿。不仅如此,生产质量也更加稳定,在提升产能的同时,使用自动串焊机还能将焊接工序中的碎片率降低到小于千分之二的水平。如果加上海外市场500台(套),再考虑到后期增加产能,估计未来三五年市场对自动串焊机的需求应该在1800台(套)左右。
在这一背景下,通过机器换人的制造业生产自动化改造,就成为必然的选择。特别是长三角的浙江等地,几乎所有的制造行业都面临着巨大的产业工人缺口,光伏制造业也未能例外。
不过,因严重的用工荒引发的制造业自动化改造浪潮,却可能正在给中国的光伏装备行业带来一轮新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光伏组件产能约为50吉瓦,实际在产产能约为40吉瓦。
随着技术、工艺的进步,对现有光伏制造产能的升级换代,会带来大量的机器换人需求。这成为了浙江光伏产业的发展新思维。
据自动串焊机专业生产商浙江康奋威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天挺介绍,一条100兆瓦的光伏组件生产线,如果焊接工序全部用人工,大约需要66名焊接工人,而采用自动串焊机后,仅需要6人。受用工荒影响较大的长三角地区的浙江省,甚至由此发动了一场政府推动下的机器换人的大规模运动。不过,与此同时,为缓解用工荒难题而推动的机器换人运动,却实际上也为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带来了机遇。而据浙江省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杭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赵永红博士介绍,由于行业波动较大,光伏制造企业的用工荒问题实际上更加突出。
据了解,浙江的一些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近年来甚至要远赴西部的云南、新疆、内蒙等地为企业集中招募工人。日前,在由浙江省经信委主办的浙江省(杭州)光伏行业机器换人现场交流会上,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凌云表示,作为浙江省重点产业推进工作,该省财政每年将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用以支持当地企业的机器换人工作。
据光伏装备行业一位资深专家介绍,对于国内光伏制造行业现有产能来说,由于前后道工序之间的连接较少,因此更适合半自动化的改造。据业内人士估算,仅以光伏组件自动串焊机为例,目前国内在产组件产能的自动化升级,即可为装备行业贡献数十亿元的市场空间。
用工荒的严重程度,由此也可见一斑。赵永红告诉《太阳能发电》杂志记者,机器换人是浙江省经信委2014年开始大力推动的重点工作之一,仅仅今年来,该省经信委就已经为推动机器换人在全省范围内举办了数十场大型推演活动。
近年来,困扰东部发达地区制造行业的用工荒问题,不仅已开始向西部地区蔓延,同样也冲击着光伏这个新兴的科技产业。她表示,光伏产业的机器换人工作,带来的是发展思路的大变革,通过制造业大数据工艺优化和产品质量跟踪平台的构建,企业可以成为细分领域的专业制造商。在赵永红看来,对于正在大力冲刺平价上网的光伏发电来说,这其实是一次难得的降低成本和提升产业质量水平的历史机遇。随着全球铸锭炉龙头美国GT公司的突然破产,光伏装备行业更加凸显进退维谷的生存窘境。
其中,使用手工焊接的生产线约占80%,如果以每台(套)自动串焊机对应30兆瓦的年产能计算,则需要约1300台(套)的自动串焊机。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来促进制造业的提升。
光伏市场行情不好时,企业没办法养那么多人,但在行情起来时,许多企业都很难招到足额的工人,甚至不得不因此放弃一些订单。重要的是,这也正是光伏制造规模化生产中提升质量水平的必然方向,上述资深装备专家表示。
对于一些地方政府来讲,保障用工,甚至已经成为其为企业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与此同时,机器换人还是以装备更新为载体的技术、工艺、管理的创新,是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的工业4.0的必然方向。
评论列表